中秋节的作文900字

【精华】中秋节的作文900字锦集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900字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作文900字 篇1小时候中秋节时,巴望着父母从二十里外工作单位回家,给我们带来他们单位分发的月饼。“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甜。”那时我们吃的月饼只有一种,称“生糖月”的月饼,外皮黄色,有些焦斑,正面贴一层密密黄芝麻,背面稀稀拉拉只几颗,也许是制作过程中掉落在背面上的;里面的陷由沙糖、豆沙、花生、芝麻、麻油等组成,芳香甜口。
记得那时小妹会为多分一个月饼而激动得热泪盈眶。母亲从来不会给自己留一块月饼,只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们快乐地吃。但我们不会忘记掰一块月饼,硬塞到父母嘴里。
皓月当空,父亲还会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广寒宫”等有关月亮的神话。在那素月清光,食品贫乏的年代,“生糖月”是孩提时心目中最奢侈的甜点了。至今回味,满口生津。
读大学时,中秋节往往与国庆节接近,学校放几天假,我总借机回家。父母依然给我们准备好了月饼,这时父母也会留给自己一块。看到父母殷切地盼着自己子女长大成人的那种眼神,我总会暗暗决心:“等工作赚钱了以后,一定要买高级的月饼馈赠父母,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月落月升,光阴荏苒。从商后,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秋节月饼只好自买。“月是故乡明!”他乡的月饼总让我感觉不到家乡的那种芳香甜滋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也只能通过长途电话,给在遥远家里的父母一个问候。仰望窗外深邃的夜空,一轮圆月,淡淡的几片浮云在周边流动着,宛如游子的缕缕思念在涌动;柔柔的月光,彷佛慈祥父母目光的关切。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秋望月难抑怀!
办了企业后。公司的管理人员说:“中秋节分月饼麻烦,不如就给员工节日费吧?”我断然拒绝:“不!一定要分月饼,中秋月饼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秋节分月饼也是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一种人文关怀。再给每位分一箱苹果,祝愿大家在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平安幸福,尽享天伦之乐!”我想象着公司的员工子女们,也像我小时候过中秋节一样,巴望着父母从单位里带回月饼的快乐情景。此时,我也不会忘买一盒高级的月饼送给父母,且总是当面打开,给父母看看“高级”的月饼,耐心地对各种不同味道作了详细地介绍。获得了父母啧啧夸赞而心满意足。与其说是对他们问候,不如说是彰显自己已有所事成,能让父母放心了。父母会乐滋滋地留用,看得出父母的喜悦心情比月饼还甜。我心头涌上了一种得意洋洋的快慰!
月圆月缺.物换星移。现在是为自己的孩子过中秋节了。月亮依然圆圆,月饼更加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也许物质生活丰富了吧!平时孩子们零食多得像天天过中秋节似的。无法看到孩子们像我小时候过中秋节那样,热盼着吃月饼的快乐样子。
物是人非,父母已离我仙去,能见到他们只有在梦里。那轮沉淀了聚散离合,还有芳香甜滋味道与月下凄美神话的秋月。望着本要送给父母的那份月饼,缅怀痛楚油然而生,月饼只能请明月遥寄给在天堂父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情不自禁望断明月泪!
——中秋之际,无比地怀念父母......
中秋节的作文900字 篇2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在农历十五日的节日除了中秋,还有元宵和现代人大多忽略的中元节!何以会如此呢,都选择在月圆之夜。我想这应该跟中国的历法息息相关,而历法又以开地宇宙日月星辰相关,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中秋节就有了一个很特殊的过节方式---赏月。天人合一,就此出来。
这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会有的过节方式:天人合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根塑源:先是河出图洛出书,伏羲制八卦,周文王推演八卦为为六十四卜。始有周易。以后的文化发展,都少不了周易的影子。周易当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个整体概念。所此影响,发展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有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对这种周易这种哲学的具体运用上,推生了独一无二的中医,在起居生活上,又有了强调以天地人相互和谐的风水而表现在过节上,就有了中秋节。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说一到农历十五月圆之夜。表示这个月就快要过完了;而一到中秋节,则提醒人们这个年要到头了,流浪在外的人该准备回家了,先来一年当中的右中间八月十五做个小小思念,它是一年当中的一个插曲,一个思念的插曲。
提到中秋节,关于思念的诗从古至今相必太多了,以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又最为后人吟诵。人们可以在这样的节日歌以咏志或赌物思情,这都跟中国人的文化情情有跟。中国文化当中的整体观念,把人当成宇宙天地万物的一部分,比如佛家所强调的:同体大慈,同缘大悲。于是会把人物化也会把物人化。所以七月初七不单是看星星,更是看两个人一年一度的相聚。而冰凉的月宫,也是单单浩月一轮,她里面有我们美丽可爱的婵蛾姐姐,而姐姐也并不孤单,她有玉免为伴。基于这些,节日当中的一种人文情怀油然而生,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以至于中国文人被她的吸引,千年不衰。每每在该动笔的日子, 就会自然而发:天待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婵蛾该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国文化的这种连贯性,会让流恋其中的文化人或非文化人不那么感到孤单。每年中秋节,自己在思念亲朋,寄月托情时,思绪会不自觉的穿越时空,回想当年今夜苏东坡会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情,怎样的一种情怀,在思念他的弟弟。而今的我们,尽管物是人非,心情总会一样吧,于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一种穿越时空的神交,与古人如痴如醉的进行着,是那样的恬意与舒服。古人似乎就这样一直活在我们的身旁。
这就是中秋节的魅力,她函盖万千,她承前启后,是一年当中的一个小插曲。淡淡的思念,牵动着人们的神精,一直积蓄到年关,一种彻头彻尾的思念全面爆发,于是,只能是回家。
中秋节的作文900字 篇3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 ……此处隐藏4355个字……是明艳亮亮毫无天黑之意的天空,至九月,竟黑不溜秋,吞噬整个天空。我肩上背一单肩包,时不时看手机上的时间,往厂里的大门走去。
马路边的车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让人误以为是城市的喧嚣者在垄断这条路,不让其他人通行。其实这是接近高速路口,大家都为明天能和家里人过上中秋,在夜里喷驰而去。等了将近一个小时,能将我载回家中的公共汽车停靠在我面前,谢天谢地,我还以为这车停靠不发。
回到家中洗衣入睡前,刷朋友圈,才发现那些有自己圈子的小伙伴们已经决定在外过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如那年一样。整个花园也没有喧嚣,只有无尽的黑暗和静寂。我仿佛透过窗子,可以看见窗外路灯下的橙黄色灯泡在一闪一闪,路灯下的小孩双手交叉,蒙住眼睛靠在路灯柱子下以最快的速度在念:12345678910。快速重复念十遍,那些手、脖子、脚身带荧光圈的小伙伴们躲躲藏藏,在那小孩念完最后一遍1-10就消失于视野中。灯光一亮,眼前的场景消失殆尽,恢复成破旧路灯柱子再没有橙黄色嫩阳,照耀整个绿叶场和茂盛。
早上醒来时,能够听见楼下许多小朋友在玩的不亦乐乎发出的各种喊叫,若是在清早听到这种声音,则会被别人投诉,毕竟,中秋难得放假一天,谁也不想这美梦被那嘈杂声打破。
电视安安静静,没有人去开。大家都刷微博,刷朋友圈。如同往年,各种中秋祝福段子发表在朋友圈,群发消息,再也不像过去,一条一条的复制,转发。偶尔找到几个知心好友聊天,然而各有各的忙。再看看其他小时候玩得开的朋友们,有的在今天赶回家的路上,有的在外面的世界和其他新结识的小伙伴逛街游玩,决定中秋不回家。父亲在房间用手机看电视,母亲今日中秋还要上班,直到晚上才能够赶回来一起吃顿饭。
夜晚时分,朋友圈“晒”起月亮,明亮亮的各种月光都在小伙伴们的朋友圈里,有的人,点起灯笼,有的人,在孔明灯上写下祝福愿望,放飞梦想。有的人,还在为工作而忙碌。今年中秋,如近几年的春节一样,除了鞭炮的声响告诉这应有的年味,其他都没了。母亲赶回来后,我们吃一顿丰盛的饭菜,然后吃月饼,看会电视,夜深时,母亲还要赶回厂里,因为第二天早上就要上班,所以别无选择,她和父亲先回到厂里。而我也不得不早睡,因为明日大早,我也会因为需要正常上班而大清早赶去厂里。
于我而言,每年的中秋,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无论离家都远,我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过上这一年仅有的一次节日,也许是童年的对这个节日过于深刻,如同春节、生日一般。而那些童年时候的种种,人、事、物、其实到了如今,已经是物是人非,该有的,不该有的,都会有它的命运。也许我应该在中秋佳节去街上买一个孔明灯,在孔明灯上写上愿望,然后放飞,即便那些愿望,也不一定会实现。
16日清早,我离开了家,背上单肩包,乘上公交,回到了厂里。
中秋节的作文900字 篇9雅从小都在爷爷的呵护下长大,雅的父母在雅两岁的时候便外出打工,以便养家。于是年幼的雅,便被寄养在了爷爷家。
雅的奶奶很忙,几乎每一天都奔波在厨房和菜园子之间。在雅幼小的心里,奶奶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了,雅的爷爷也很忙,不过,和奶奶不同的是,爷爷会在每天下班之后,抽出时间来陪雅,而雅最盼望的,也就是爷爷下班了。
每天爷爷下班回家时,总会先抱起从屋里匆匆跑出来的雅,然后再在雅那粉红色的小脸蛋上亲一口,说:“想死爷爷了”,每天下午,爷爷都会教雅玩很多很多的游戏,有放风筝、画图画、叠飞机等“,每天的这个时候,就是雅最快乐的时候了。
每个周末,爷爷不上班,于是,他便会带雅去爬山。在山上,他会摘一起很漂亮的小花、小草,再把它们纺织成一个个精美的玩具给雅,这时,雅就会高兴的围着爷爷跳个不停。
雅的父母很少回家,只是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回一次家,过完年就出去打工了,雅对父母越来越陌生,在雅幼小的心灵里,爷爷就是自己的爸爸,奶奶就是自己的妈妈,不过,和奶奶不同的是,爷爷也是雅的朋友。
后来,雅上了小学,再后来,雅上了中学。在生活中,爷爷是雅的老师,他教会雅应该怎样做一个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的人;在学习中,爷爷同样是雅的老师。他教会雅应该怎样解那些复杂的证明题,雅常常在心中念:“爷爷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充实的过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神福”。雅的爷爷忽然在一次体检时被查出得了肝癌。
雅的爷爷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雅,因为,他不想因此让雅不开心,他不想因此让雅耽误学习;他更不想因此让雅对生活失去信心。
可,雅还是知道了这一切,因为,爷爷已经卧不起,雅的心里明白,爷爷可能活不长了,可,中秋节快要到了,雅希望能和爷爷一起再在人间过这个属于爷爷的最后的一个中秋节。
雅每次放学了都会守在爷爷身边,跟爷爷汇报自己每一天的学习情况。爷爷的脸色虽然已经蜡黄,肝虽然已经疼的历害,但,他却仍然强忍着疼痛,面带微笑的听雅讲述这一切。
中秋节一天一天的临近了,雅的心情也一天一天的绷紧了,因为,爷爷的精神已经一天比一天差。
每次当雅掉了捷毛,她都会小心翼翼的用捷毛许一个心愿,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实现。
终于等到了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雅寸步不离的守着爷爷,一分一秋的计算阗时间,“快了,快了”雅叫道,当时钟敲十二点的钟声时,雅哭了,因为,她的愿望实现了。
她握着爷爷手,看着爷爷,爷爷忽然笑了,嘴里坚难的吐出了几个字“中秋节到了”,雅听完后点点头,扑到爷爷的胸前哭了。
可,就在这天清晨5点,爷爷去世了,雅趴在爷爷的胸前嚎啕大哭。往事全在脑海中浮现,摘野花、叠飞机、放风筝。
这最后的一个中秋节,成了雅终生难忘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







文档为doc格式